和平共处向未来——驻安巴大使张艳玲在安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2024-07-06 02:44

2024年7月4日,驻安提瓜和巴布达大使张艳玲在安巴主流媒体《观点速递》发表署名文章《和平共处向未来》,宣介习近平主席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全文如下:

2024年,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持续给相关国家和地区带来巨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也使全球和平与稳定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6月28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式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重大课题,给出了“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时代答案。

70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战甫一结束,冷战阴云即笼罩世界。与每个刚摆脱殖民统治、获得独立的新生国家一样,新中国渴望维护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

为积极谋求同世界各国和平共处,新中国首次完整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将其纳入中印、中缅联合声明,共同倡导将五项原则确立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随着1970年第二十五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国际法原则宣言》、1974年第六届特别联大通过的《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都明确采纳五项原则,诞生于亚洲的五项原则,日益成为开放包容、普遍适用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

70年后的今天,世界又面对和平还是战争、繁荣还是衰退、团结还是对抗的历史抉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充分体现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强调国与国关系相互、平等的实践关系,出发点就是维护弱小国家在强权政治环境中的利益和诉求,为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及国际争端开辟了崭新道路,超越了“集团政治”、“势力范围”等陈旧狭隘观念和对立对抗思维。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脉相承。这一理念主张各国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呼吁各方以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坚守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初心,增进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着眼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为国际社会带来和平稳定的前景,为各国人民增添繁荣发展的福祉。

70年历史发展反复证明,加强团结合作、增进沟通理解是各国共迎挑战、共创未来的有效途径。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需要的不是制造分裂的鸿沟,而是架起沟通的桥梁;不是升起对抗的铁幕,而是铺就合作的坦途。

中国与安巴同为发展中国家,对民族独立、和平稳定、持续发展、公平正义有着共同追求。中方愿继续与安巴一道,携手勇毅前行,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中安更加美好的未来!